这一边,绒绣非遗传承人与老字号老凤祥联合打造的非遗绒绣婚书《金笺龙凤·姻缘契》惊艳登场;那一边,融合了绒绣穿针引线手法的舞蹈互动装置吸引着不少人驻足打卡……
“绒光绣梦”2025年高桥绒绣艺术节昨天在高桥老街拉开帷幕,以非遗文化与现代时尚的深度融合为特色,为即将到来的国庆佳节注入浓郁的艺术气息,也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高品质文化盛宴。
本次活动由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和浦东新区妇联指导,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、浦东新区高桥镇党委、高桥镇人民政府、浦东新区绒绣协会主办。
高桥镇素有“万里长江口 千年高桥镇”的美誉,更是浦东“三刀一针”传统技艺的发祥地之一。此次高桥绒绣艺术节正是围绕“三刀一针”中的绣花针——国家级非遗上海绒绣开展,尝试打破传统、聚势联动,为非遗注入新生命力。
造节赋能,激活文创新动能
本次绒绣艺术节通过健全“国企牵头+协会协同+院校支撑”机制,依托外高桥集团浦东文化传媒的国企龙头作用,联合老凤祥、英雄钢笔、相宜本草等国民品牌,联动10余家本地非遗设计工作室,共建“非遗文创实验室”、开发推广IP合作定制款产品,推动非遗技艺“破圈”。
开幕式上,《金笺龙凤·姻缘契》非遗绒绣婚书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的目光,金线绣制的龙凤栩栩如生。据悉,该婚书由上海绒绣市级传承人何冬梅和老字号老凤祥联合倾力打造,足金用金180多克。
暗红色的香水瓶上搭配了一朵绒绣玫瑰,瞬间让一款香水透着古风韵味,也不失时尚美感,这就是此次与相宜本草合作的香水礼盒。
相宜本草政府事务刘雯透露,“借助此次品牌跨界,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绒绣这项非遗技术,也期待香水礼盒能实现量产,带给消费不同的感受。”
记者注意到,现场还通过走秀呈现了限定款绒绣服装等跨界产品。
“绒绣的技艺非常独特,很厚重、有分量感,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要对这份年代感做一些突破,”帽仕汇艺术总监、搞定设计师沈婕告诉记者,她这次特意设计了一些比较流行图案,希望给绒绣艺术注入一些新鲜的感觉,“我选择了一个老虎的图案,放在大衣背后,还突破传统的工艺,去掉网格底布,直接绣在了定制的面料上。”
同时,本次活动还集聚“人才经济”效能。打造“绒绣产学研联盟”,联合上大美院、上海电力大学、海大职校等单位把绒绣纳入高校美育实践,通过绒绣产学研联盟的成立,共同推动高桥绒绣的教学实践、人才培养与文创转化,寓意着高桥非遗绒绣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接力。
可观可玩,为绒绣增添活力
一份贴心的“高桥绒绣艺术节攻略”串联起高桥老街上的隐藏美景与特色小店,通过互动打卡玩法增加参与者的互动体验感,还联动云南怒江州引入特色产品,让老街成为“可观可玩、可购可感”的消费节点,为绒绣艺术增添一份活力。
记者注意到,老街上的绒绣舞蹈互动装置引来了不少好奇的目光。原来,这是高桥镇联合岩山科技创作绒绣主题歌曲与舞蹈,通过“数字+文化”融合范式,推动属地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当地非遗文化双向奔赴。
”岩潮体育总经理甘健告诉记者,“我们不仅通过数字孪生建模,在背景中一比一还原了高桥绒绣馆,而且此次创新开发的AI舞蹈,也融入了绒绣非遗的技法动作,参与者可以体验一秒穿越入馆,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。”
绒绣节期间,整个高桥老街化作“露天文化秀场”,为市民游客提供展览、演出、集市等多元沉浸式文化体验。更有绒绣与高桥特色美食相结合:高桥绒绣馆推出绒绣节限定下午茶,文艺感满满;西街饭店独家推出“绒绣节特质彩色面条”,体验感满满;高桥食品厂则特制绒绣节绿豆糕,走亲访友的伴手礼首选等……针对动手爱好者,还特别设置绒绣及美食手作体验课,通过此类体验课,能够将绒绣技艺进行活态传承。现场由专业老师指导绒绣基础针法与特色糕点制作,使得参与者在一针一线、一揉一捏中,习得绒绣基础针法、切实感受绒绣的魅力。
全域联动,释放全镇消费动力
此次活动中融入“全域联动、多元赋能”理念,把绒绣艺术节作为文商旅展联动的重要平台,以高桥老街、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重要文旅资源,激活全镇消费动力。
为把握“宠物经济”风口,高桥镇还联动区妇联、团区委、区生态环保局等开展“漫宠绿滨江”活动,借助滨江森林公园二期宠物友好公园资源,设置萌宠市集、星空音乐会、青年交友等环节,汇集宠物经济朋友圈,带动高桥新兴产业发展。
高桥绒绣艺术节将持续至10月8日,诚邀广大市民和游客前往高桥老街,感受绒绣艺术的魅力,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配资操盘炒股配资开户,共度一个难忘的国庆佳节。
中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